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我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我院办院方针

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 > 每日科学

蛙和蟾,体色大有文章

2023-12-21 科技日报 张梦然
【字体:

语音播报

拍摄于厄瓜多尔的红眼蛙。图片来源:《自然-通讯》

蛙和蟾的体色是自然界最奇妙的现象之一。它们有些颜色明亮,警告捕食者有毒,有些则会产生高度适应的伪装外表。《自然-通讯》12月19日发表了一项覆盖逾3000个物种的研究,发现蛙和蟾的多变体色,有助于帮助它们抵御环境压力和病原体。研究表明,这类两栖动物的体色可能影响它们在变化气候下的生存能力。

无尾目(蛙和蟾)有超过5000个物种,这个多样的类群里有极大的颜色多样性。过去对其它动物的研究表明,体色可能在无尾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其进行测试需要研究广泛环境条件下的许多物种。

德国马尔堡大学研究团队调查了蛙和蟾颜色亮度如何与温度控制、防御紫外线B(UVB)辐射以及抵抗病原体相关。他们从世界各地收集了3059个物种的数据,包括泛树蛙、迷彩箭毒蛙、红带蛙和玻璃蛙等,代表了近半的已知无尾目物种。他们发现,这些两栖动物通常在较冷地区颜色较暗淡。有意思的是,它们在UVB压力和病原体感染风险较高的地方亦然,如马达加斯加、秘鲁和厄瓜多尔等地。

研究人员认为,颜色明亮的蛙和蟾耐受较高温度,其代价是面对病原体如两栖类壶菌(两栖动物中一种流行病原体)及UVB辐射更为脆弱。分析还表明,这些因素在塑造体色时“因地而异”。

随着气候变暖和病原体入侵正在推动世界各地两栖动物种群缩小。这些发现或有助于预测哪些蛙和蟾物种更为脆弱以及未来它们将生活在何处。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版权所有: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中国)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版权所有: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中国)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版权所有: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中国)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